保險套的緣由 保險套究竟是何時開始問世的呢?其實保險套的歷史非常悠久,早在十七世紀時就有了,但真正的起源,沒有正確的史實記載。至於非正式的說法有兩種,其一是在法國Condom (英文condom為保險套之意)地方,該地人用山羊的盲腸做成避孕用的器具;另一種說法是英國有位醫生叫Condom的,他利用魚腹中的浮鰾做成的。 早期,一隻山羊僅有一部份的腸子適合做保險套,所以只一隻山羊僅能做出一個保險套,因此早期保險套洛陽紙貴,且不是使用一次就丟棄,而是洗乾淨再用。但是羊腸不像橡膠一樣有彈性,所以後來就在根部加上橡皮,以便使用時可以將它固定套在陰莖上。 1490-1500年間,歐洲發生梅毒大流行,造成許多國家的人都發生爭執,到底是那個國家傳染開的,都互相推卸責任,從此就出現了布製的龜頭套,看起來好像在陰莖戴了一個帽子一樣,這種龜頭帽是以亞麻布做成。自從龜頭套出現後,各種保險套相繼問世,有的用動物腸子,有的用絲布。直到 1840年開始有橡膠製品出現,但初期製造方法不大精細,且不可靠,真正做到精細應該是要到1950年以後的事,目前巿面上的保險套95%皆是橡膠製成的。 1990年後,合成的保險套漸漸發展,據業者宣稱用一種聚胺酯(Polyurethane,PU)製成的保險套,其厚度僅傳統的二分之一薄,此外,熱傳導性佳,且無氣昧,但價格在傳統保險套三倍以上。然此種新材料做成的保險套的安全性尚值得商確,1998年初,日本Sagami自馬來西亞子公司進口一批以聚胺酯製成的保險套,經地方衛生單位從315個檢體檢驗出6個漏水,超過標準數3個,造成自巿面上回收六百多萬個保險,此事件雖不能立即判斷聚胺酯製成的保險套一定曾有問題,但郤也是令製造業有所警惕。 保險的乳頭作用: 早期保險套都沒有這種突起的部份,我們稱之〝光頭〞,因為沒有儲放精液的地方,精液無處可去,所以會在陰莖上逆流。一般而言,一次的射精數在2~6 c.c.,因人而異,若以平均值3 c.c.為基準,一般保險套皆做出了上有如突肚臍的存放精液的設計。 但須注意,在戴上前,用指頭把保險套尖端的空氣扭擠掉,並保持扭緊的狀態,輕輕而密合地套在龜頭上,這樣就比較容易戴上。 |